5月29日上午9时,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飞行任务总指挥部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召开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公布,神十六预计将于30日9时31分发射,神舟十六号飞行乘组由指令长景海鹏、航天飞行工程师朱杨柱、载荷专家桂海潮3名航天员组成。
这将是我国第三批航天员首次执行飞行任务,也是我国航天员队伍“新成员”——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的“首秀”。其中景海鹏将是第四次执行任务,朱杨柱、桂海潮是第一次执行任务,他们将面对什么样的任务,各自岗位有什么特点,都有什么样的人生故事?我们一起来看看。
(资料图)
神舟十六号乘组
将迎来2次对接和撤离返回
据新华社消息,神舟十六号乘组是中国空间站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迎来的首个乘组。其中,航天驾驶员景海鹏和航天飞行工程师朱杨柱来自航天员大队,主要负责直接操纵、管理航天器,以及开展相关技术试验。载荷专家桂海潮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名教授,主要负责空间科学实验载荷的在轨操作,在科学、航天工程等领域受过专业训练且具有丰富操作经验。
预计明天9时31分,由这3种类别航天员构成的全新乘组将出征太空,执行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神舟十六号飞行任务期间,将迎来2次对接和撤离返回,即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天舟五号货运飞船的再对接和撤离、以及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对接。计划于今年11月返回东风着陆场。
▲神舟十六号乘组亮相。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工程新闻发言人林西强介绍,按计划,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入轨后,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形成三舱三船组合体。
相比以往乘组,神舟十六号乘组有3个特点:一是“全”:首次包含了航天驾驶员、航天飞行工程师、载荷专家3个航天员类型;二是“新”:第三批航天员首次执行飞行任务,也是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的首次飞行;三是“多”:航天员景海鹏第四次执行飞行任务,将是中国目前为止“飞天”次数最多的航天员。
10余名港澳人士
入选第四批预备航天员复选
新闻发布会上,林西强表示,第三批航天员于2020年9月完成选拔,包括7名航天驾驶员、7名航天飞行工程师和4名载荷专家。经过两年多的刻苦训练,他们已完成了既定的训练内容,通过了飞行资格评定,均具备执行飞行任务的能力和条件。
林西强说,第三批航天员将成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后续飞行任务的中坚力量。可以说,未来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新人”入选飞行乘组,接续执行载人航天飞行任务。
我国第四批预备航天员选拔已于2022年全面启动,计划选拔12至14名预备航天员。截至2023年3月,已完成初选阶段选拔工作,共有100多名候选对象进入复选阶段,其中航天驾驶员来自陆海空三军现役飞行员,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主要来自工业部门和高等院校,其中有10余名来自香港和澳门地区候选对象进入复选。
航天员岗位细化分工
选拔向更多职业背景人员开放
神舟十六号乘组中,首次出现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两个岗位,他们具体都是干什么的呢?
以我国目前3类航天员为例,航天驾驶员负责操纵、控制载人航天器,是在陆海空三军现役飞行员中选拔的。
航天飞行工程师负责航天器操作、设备管理和维修,同时还要协助航天驾驶员工作,从航空航天工程及相关领域专业的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中选拔。当航天驾驶员出现意外而不能工作时,航天飞行工程师要代行职责。
载荷专家在从事空间科学研究及应用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中选拔,负责载人航天器上有效载荷的管理、操作、维修,承担空间科学实验、技术实验、生产加工、科学研究以及其他任务,在飞行期间要负责载荷试验的监视、操作、数据采集和处理,还要进行设备的维修与更换、产品加工与管理,并与载荷控制中心联络等。
在载人航天活动早期,航天员的工作比较单一,主要作为飞船乘员或驾驶员,任务仅限于控制飞船上的各种仪器设备。因此,当时航天员普遍出身于飞行员,选拔和训练的首要条件是身体健康,对航天环境耐受性高,其次是能完成艰巨的飞行任务,具备复杂的职业技能。
随着航天技术发展,航天员的工作内容不断丰富,航天界逐渐认识到,让单一类型航天员承担多种任务,综合效率和可靠性都面临考验,航天员细化分工势在必行。随着航天运输技术进步,航天员选拔标准不再那么苛刻,逐渐向更多职业背景的专业人士“敞开大门”。
我国首批和第二批航天员都是从飞行员中选拔的,理论上都是航天驾驶员,但训练要求“全能”,必须兼顾飞行工程师、载荷专家的职责。从第三批航天员开始,我国航天员进行分类选拔,以便适应空间站建设和运营阶段的新形势、新任务。
57岁的景海鹏
即将开始第四次太空之旅
从神舟七号的两天二十小时飞行,到神舟九号的十三天宇宙遨游,再到神舟十一号的三十三天中期驻留,他飞的次数多、飞的时间久——神舟十六号任务将让景海鹏实现4次飞天,创造我国航天员飞行次数新纪录和总飞行时间新纪录。
▲景海鹏在母校西安交通大学作报告。 图片来源/西安交通大学官网
1966年,景海鹏出生在山西运城的一个小山村,高中时他偶然路过学校的报刊栏,看到一张名叫张海鹏的飞行员的照片,那飒爽英姿和与自己重名的巧合让景海鹏萌生了“我要当飞行员”的志向。
1984年,空军在运城招考飞行员,景海鹏报了名。但是由于身体原因,他落选了。妹妹景艳芳回忆,当时可能是因为学习时间太长、劳累过度,他眼睛里有些血丝,所以没有考上。后来景海鹏转入解州中学补习,并从那里成功考上了河北保定航校。得到消息那天,母亲王珍玲大哭了一场。送别那天,父亲买了一个大西瓜,全家一起吃了,然后送景海鹏上车。
从航校毕业后,他正式成为一名空军飞行员。在十多年的飞行生涯里,累计安全飞行了1200小时。1998年1月,景海鹏成为中国首批航天员,此后是10年的艰苦训练和等待。
景海鹏的弟弟景海龙说,大哥入伍后20多年间总共回家3次,时间最长的一次只在家呆了5天。景海鹏也多次把父母接到北京住一段时间,期间父母曾在航天城参观他们训练。王珍玲说:“我们不爱看他们训练,太苦。”
2008年,景海鹏凭借自己的努力,执行了神舟七号任务,配合翟志刚、刘伯明完成了中国人的首次太空漫步。
博士论文自谦“无材补天”
最终“追风”不止奔赴太空
航天员朱杨柱的家乡江苏沛县位于微山湖畔。他2005年9月入伍,2015年9月博士毕业前,他在国防科技大学度过了本科、硕士、博士十年大学光阴,随后在原解放军理工大学爆炸冲击防灾减灾国家重点实验室攻读博士后,也是解放军63926部队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实验空气动力学航天气动光学。
▲朱杨柱。 图片来源/新华社
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教授易仕和是朱杨柱读硕士和博士期间的导师。多年前,易仕和将研究方向聚焦在高速飞行器基础创新研究领域,为了尽快获得高速飞行器实验数据,易仕和带领团队长时间“铆”在实验室里。
为了进一步支持他的研究工作,学院专门建设了航天空气动力学实验室。在国防科技大学,易仕和所在的团队的研究工作被形容为“一群‘追风者’的拓荒之旅”。而今,作为他的学生,朱杨柱“追风”不止,奔赴太空。
“易老师学识渊博,治学严谨,对待科研工作一丝不苟。每次跟易老师讨论,易老师总能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所在,使我受益匪浅。易老师如同一位慈祥的严父,对学生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在工作上却又严厉有加,若没有易老师对我的不断督促我不可能获得今天的些许成绩。”在朱杨柱的两次毕业论文里,易仕和教授都是他首要且着墨最多的致谢对象。
在朱杨柱博士毕业论文的致谢词中,除了他对父母家人的感恩,还充满了他对导师、指导教师、师兄弟们、实验室同窗、分队领导,甚至是在国外学习时的伙伴们的感谢与祝福。对这些给予过他帮助者,他不吝赞美,一一具名祝福,但对自己却用了十分谦虚的表达:“忆十年前初到科大,懵懂无知却意气风发,叹如今无材补天却空得博士虚名。”
我国首位载荷专家
从约2500名候选对象中脱颖而出
5月29日,我国第三批航天员首次亮相载人飞行任务,也是我国有航天员第一次作为载荷专家完成空间站“首秀”。这个人就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导桂海潮。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选拔招募载荷专家的对象高校之一,招募消息传开,青年老师们纷纷踊跃报名,桂海潮也是其中之一。航天员的选拔过程极其严苛,对身心综合素质都是极大的考验。历时约3年,经过初选、复选、定选三个阶段的重重筛选,桂海潮从约2500名候选对象中脱颖而出,成为第三批18位预备航天员中的4名载荷专家之一,也是唯一来自高校的载荷专家。
在此后的2年多时间里,桂海潮又经受了8大类200余项科目的严格训练和考核,终于为“上天”做好了万全准备。2023年5月30日,他将作为我国首位载荷专家,随神舟十六号飞行乘组出征,在广袤的太空开启一段难忘的旅程。
▲桂海潮在2008年担任北京奥运会志愿者。 图片来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官网
1986年,桂海潮出生在云南保山一个普通家庭。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杨利伟成为中国飞天第一人。当时,桂海潮是一名刚刚升入高二的学生,从校园广播听到这个消息,非常振奋,这是他第一次感受到航天的吸引力。2年后,桂海潮以第一志愿考入北航宇航学院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他也是当年北航在云南省录取的理科最高分。
学生时代,桂海潮是一个“特别勤奋刻苦的人”。本科期间,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以优异的表现保送读研并提前攻读博士,2014年在北航获得工学博士学位。
过硬的身体素质是航天员选拔的题中之义。长跑、骑自行车、游泳……这些体育运动都是桂海潮喜欢的。他的同学说,桂海潮一直保持着锻炼身体的习惯,很有毅力,身体素质“特别好”。桂海潮还有更多丰富的侧面:他喜欢书法、爱好练字,博士毕业论文答辩公告,就是自己亲手用毛笔写的,别具一格。
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消息公布后,细心的网民发现,桂海潮佩戴着眼镜,这也是我国首位戴眼镜执行飞行任务的航天员。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杨利伟曾表示,航天员的选拔标准变得越来越科学了。“以前的选拔标准比较单一,航天员既是驾驶员,也是工程师。随着工程的发展,分工越来越细,科学实验越来越专业,任务不同选拔标准也有所不同,驾驶员和工程师的标准有了区分,高度近视是不行的,低度近视还是可以的。我们现在招了几个载荷专家,有好几个也是戴着眼镜的。”
上游新闻据新华社、人民日报、中新网、北京日报、中国航天报、极目新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官网、央视网等综合
编辑:杨波
责编:王蓉 李洋
审核:冯飞
X 关闭
- 1、神十六“三人组”是如何诞生的?首位戴眼镜载荷专家从2500人中选出
- 2、当前热点-【津云调查】那些香飘运河的味道,缘何成了天津美食的代表?
- 3、环球今头条!爱搭不理是哪个搭(爱搭不理近义词)
- 4、今日最新!2023年宁波北仑区公交线票价调整 北仑区公交车停运时间
- 5、内蒙古康巴什: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打通幸福“最近一公里”_速讯
- 6、中国星辰|三种类型 不同任务 “神十六”乘组各个履历丰富令人敬佩
- 7、一次性纸杯厂家批发_一次性纸杯厂|速看
- 8、天虹股份(002419.SZ):目前超市到家销售额占超市比例已超20%
- 9、《和平的旗帜》系列活动暨“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法治教育进广东宣传活动
- 10、即时:2020退税截止日期_年退税申报时间截止日期
-
当前报道:宜春市宜阳新区开展食品安全暨制止餐饮浪费进校园活动
2023-05-29
-
2023年陕西省养老金调整细则将公布,陕西退休人员上涨172元很简单吗?
2023-05-29
-
热消息:交银国际:维持美团“买入”评级 目标价220港元
2023-05-29
-
《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发布 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
2023-05-29
-
每日快看:宋三彩陶文官俑(关于宋三彩陶文官俑介绍)
2023-05-29